清晨即出發,只想去瞧瞧,號稱日本第一漁獲量的勝浦漁港---鮪魚市場,地點非常便利,距離車站步行約15分鐘。
有人說,工作人員會先切斷『魚尾』,就能檢查魚的肉質與油花,也不會破壞魚身,方便想競標的買家查看魚肉油脂分布,再出價競標。通常透過尾巴的油花分佈,大約就可看出一隻黑鮪魚的價值。
而我所見,可奇怪哩?.地上不時躺著的是切斷『魚嘴』的可憐大魚!?
哇!漁港與漁市的整個作業環境,竟然沒有一點魚‧腥‧味!
日本人愛 Tuna 成狂,據說它幾乎全身均可食用。
勝浦鮪魚漁貨一入市場即整列排排好,準備後續作業。
有同事看完照片建議我,找機會去南台灣東港瞧瞧,見識一下『拉魚入港』,『凌亂卸貨』的壯觀場面!!
大魚整齊排排好,每條都一定要過磅稱重,工作人員再一一報數,自己有幾兩重都貼在身上。
工作人員不斷來來回回將一隻隻的大魚拖走,地上血水很快就會被清洗掉。
漁市旁邊所設的貼心的足湯,著實令我驚訝----怎麼可能這麼乾淨!?
即便此處『嚴禁土足』,但畢竟是血腥的作業環境,漁工雜沓,漁船頻繁,尚可留一片清靜溫適的休憩之處,還是佩服!
漁市的拍賣流程都很神秘,當我們以為精明的買家看似晃來晃去、比手畫腳、寫寫紀錄,可一旦開標時,誰出了多少價、誰又得了標,外行人還在一頭霧水時,暗潮洶湧的拍賣已經結束,大家開始各自裝箱去了。
我覺得…. 他真是辛苦,抱起沉重的魚兒,一隻一隻像溜滑梯般的『卸貨』。
漁港附近有許多新鮮魚肆,由於多半本吃的是生魚,通常不需要大火大廚;林立的店子通常也都小小的,很簡潔,幾張桌子而已,自然有一份獨特的家庭氣氛。
入港至勝浦漁港的漁獲,幾乎多是大眼吞拿魚 Tuna。
附近的冰塊工廠,早已裝載一卡車一卡車的大冰塊等候在外,一裝好箱就馬上批發到大阪及其他各處。